2025黄石公园旅游早鸟

美国网红甲亢哥爆火中国行,能否带动入境游新热潮?

9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149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近日,美国顶流网红“甲亢哥”(IShowSpeed)开启中国旅行,在国内外社交媒体上掀起了一场讨论热潮。从上海的摩天大楼到河南的少林古刹,从骑共享单车穿行市井到被广场舞大妈“拉入”秧歌队伍,他的直播以“无剧本”的方式呈现了一个生动、真实的中国。
美国网红甲亢哥爆火中国行,能否带动入境游新热潮?

甲亢哥的中国之行,不仅是一场网红旅行,更是一场成功的“民间外交”

在他的镜头下,重庆轻轨穿楼、试驾小米SU7 Ultra、少林寺学艺、广场舞秧歌教学等精彩瞬间轮番上演。

美国网红甲亢哥爆火中国行,能否带动入境游新热潮?

美国网红甲亢哥爆火中国行,能否带动入境游新热潮?
美国网红甲亢哥爆火中国行,能否带动入境游新热潮?

对于许多海外观众而言,这种“原生态”的中国画面,打破了西方媒体长期以来对中国的刻板印象,让他们重新认识了一个既现代又充满烟火气的东方国度。

网红效应能否转化为旅游热潮?

甲亢哥的中国行,展现了海外网红在全球传播中的强大影响力。越来越多的外国网友在他的直播下留言:“重庆如此独特,希望有一天能去。” TikTok、YouTube等社交媒体上,中国元素的相关视频热度持续攀升。

美国网红甲亢哥爆火中国行,能否带动入境游新热潮?

事实上,外国网红来中国打卡早已不是新鲜事,北京、上海、西安、桂林等传统热门目的地,近年来逐渐扩展到成都、重庆、张家界等新兴中国旅游城市

 

但问题在于,网红效应是否真的能直接转化为入境游客流量?

实际上,随着中国免签朋友圈的扩容和过境免签政策的优化,入境游市场正在迅速恢复。据最新统计,2024年中国共接待入境游客13190万人次,同比增长61%,恢复至2019年的九成以上,远高于2023年的恢复水平。

这说明,政策利好叠加社交媒体传播,确实正在推动更多外国游客选择中国作为旅游目的地。

社交媒体上的“真实中国”成为最大吸引力

相比传统的官方宣传,像甲亢哥这样的网红以个人视角记录的旅行经历,更能引发共鸣。他们没有剧本,没有刻意包装,真实展现了中国的文化、科技、生活方式甚至普通人的日常微笑。这种“去滤镜化”的传播方式,恰恰是最好的旅游广告。

美国网红甲亢哥爆火中国行,能否带动入境游新热潮?

就像一位美国博主所说:“美国一年花了16亿美元抹黑中国,结果一些个人网红去中国直播,就让美国的天价宣传打了水漂。”

过去,西方媒体塑造的“灰暗中国”叙事让不少外国人对中国充满误解。然而,网红们的实地体验和真实记录,正逐步瓦解这种刻板印象。当越来越多的外国博主把入境中国旅行的视频置顶在社交媒体主页,他们无形中成了入境中国旅游的“代言人”。

对于“甲亢哥”的中国行引发的反响,3月26日,中国驻美国大使馆在海外社交平台上,专门发文表示祝贺。
推文中写道,“IShowSpeed开启了中国之旅,已经吸引全球广泛关注,这表明数字网红们正在弥合文化差距,为外国观众了解一个充满活力的中国创造新渠道”。
美国网红甲亢哥爆火中国行,能否带动入境游新热潮?

如何把流量变成实际游客?

网红效应可以带来关注度,但如何让这些关注最终转化为入境游客,是更值得思考的问题。除了政策支持外,中国各大城市也在不断优化入境游体验,比如上海推出了集交通、消费功能于一体的“Shanghai Pass”预付卡,增设外卡POS机和外币兑换点,提升支付便利性等。

美国网红甲亢哥爆火中国行,能否带动入境游新热潮?

此外,国内旅游业者也需要抓住机遇,针对不同国家的游客制定更具针对性的宣传和服务。例如,通过与海外旅行社、社交媒体达人合作,让网红传播的“中国印象”能够迅速转化为实际的旅行需求。

结语:从个体体验到国家形象塑造

甲亢哥的爆火,折射出外国游客对“真实中国”的好奇和向往。当越来越多的外国网红、游客来到中国,他们的个体体验就会成为跨越文化隔阂的桥梁。当个体体验的样本足够多,国与国之间的理解与共鸣便会自然而然地发生。

中国入境游的复苏趋势已十分明显,如何让这股趋势持续升温,真正让流量转化为实实在在的游客,仍需各界共同努力。但可以肯定的是,当一个个真实的旅行故事在全球社交媒体上传播,中国的开放与活力,终将被世界更多人看见。

END

正文完
点击添加福利官
$200 出行大礼包
post-qrcode
环游新西兰
 
Wim
声明:此文章由 Wim 2025-04-07上传,共计1496字。
说明:美加旅行资讯网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承担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信息(文字或图片),请发送邮件至webmaster#meijialx.com(发邮件时请将#替换为@)与我们取得联系。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