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274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7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美国地铁遍布多个城市,但我只去了纽约、华盛顿、波士顿和洛杉叽,在纽约、华盛顿呆的时间多,出门就坐,所以影象深浅不一。
波士顿
波士顿的地铁有几个特点,列车很短,一列三节,很像一辆加长的公交车;里面设备比较旧。坐地铁可以感受一旧一新两种味道。新,是指坐地铁的人很新,都是极端青春的现代男女,很漂亮地拥挤在地铁里,又很有礼貌,问好让座接应不暇;不像纽约的地铁客冷漠不理人。他们谈笑,让座,看书,如掠过草地的清风。纯正、干净,让人赏心悦目,美国的独立在这里发生。另外,美国的哈佛和麻省等一大批著名大学都堆在这里,光地铁穿行的剑桥区,就有近百所。波士顿的文化底蕴,都折射在这些青春地铁客的笑脸上,或者说,地铁是窥视波士顿文化积淀厚度的一个移动的窗口。
旧,是说它的地铁的设备很陈旧,墙壁的砖缝裸露在外面,粉刷的白色深浅不一,上下的巷道大多没有电梯,拐来拐去让人糊涂和担心,怕坐错方向。有些地方牵着临时的隔离绳,大概在维修。这种设备,不是因爲穷,而是因爲时间太久,波士顿地铁是美国最早的地铁,1897年建成至今,已经用了一百多年,很像一只被主人用久的扫帚,秃头秃脑的,丢了又可惜。波士顿也有味道,在拐来拐去的地铁巷道和候车处,张贴大量的黑白大型照片,把当年修建地铁的情景呈现出来。好象在说:别笑我,我的老气是有原因的。又好象说:爷爷我有胡子,我的资力正是我的妩媚处。
华盛顿
华盛顿的地铁有几个特点,一是建筑新,通道都是圆穹高顶,装饰着简练的方格图案,大气庄重。电梯到处都是,上下方便。也闭O首都,在建设上得到联邦政府的支持。二是地铁客大多西装革履,仪表堂堂,年龄大的占多。估计不少是联邦政府的公务员(联邦政府通常发地铁票给公务员,以鼓励坐地铁上下班)。乘客不多,甚至让人感觉华盛顿的地铁是否有此必要,而且,地面上的人也不多,地铁和地面都相守者一种安静。三是站名标识清晰明了,我仅仅在下班高峰且地铁乘换中心才遇到“地铁流”,他们匆忙于电梯侧边急速登阶,不时口语“excousme……”
相对纽约而言,华盛顿的地铁价格比较贵,分段计加,且高峰时段票价比闲时更贵。但对坐地铁的乘客而言,可以提供免费公交票一张,便于客人坐公交车换乘地铁。
纽约
讲述纽约地铁,思路就像纽约地铁本身一样杂乱,真的是“剪不断,理还乱”。从“四多”来讲:
一是:服务种类多。车厢内的路线示意图用好几种文字说明,其中有汉语,让人感觉很方便。联合国在曼哈顿岛上,联合国的工作语言包含汉语,地铁自然就运用多种语言。我坐地铁根本不用问人,东西南北示意图标得请清楚楚,街道以数字命名,东南西北,从数字就搞清楚了路的近远。地铁站与上面的街道对应着,不会迷路。特别是,汉语还分简化与繁体,很有意思。
二是“多种线路交织”。先写一组数字:纽约地铁总长385米,日载客流440万人,密度世界第一,共三层。这是在居住旅店的导游图上摘录的数据。坐地铁看不到数字,只能对地铁的“网”状特点有点感觉。下到地铁,感觉不是站在“线”的边上等车。而是站在“面的边上”,一大片铁道排列着,钢柱支撑着底矮的顶部,电线都露在外面,感到有点不知所措。地铁票的计价不分里程,统一价,但分日票、周票和月票。方便客人选用。我选择了日票(7美元),来回倒车,奔波与纽约大街小巷。
三是“多人种杂处”。语言多是因爲人种多。挤在地铁里,似乎什麽种族的人都有。看到一个黄皮肤,你以爲中国人,一开口什麽都听不懂。有个比喻,讲纽约是移民的大熔炉,地铁就是熔炉的压缩,缩成一个距离最近最远的世界。纽约的地铁最拥挤,而且,大家拥挤一起毫无表情,似乎相互不存在,也闭O习惯了听不懂对方的语言,于是,笑容和点头都省略,甚至矜持和礼让也被取消。这与华盛顿地铁截然不同。
纽约的地铁应该叫“国际专列”,世界不同民族的代表每天在这里对话,用的是国际语言—“哑语”。
四是“多种画面杂呈”。
地铁里有很多电影广告和“乱涂乱画”杂在一起,候车通道有黑人或白人的音乐在表演,兼收钱。唱歌、弹吉他,用电声设备放大声音与机车的轰响抗争。他们衣衫不整、目光空洞、表情做作,在47街,我看到一个亚洲人,面对着匆匆赶路的人流,声嘶力竭地唱着“sayyou,sayme.”想到他要唱一天,还得与机车的嘈音对垒,同情地仍下一分币。
车上怪人多。一个40多岁的男子,胡须散乱,居然在从103街往南走的这条线路上多次遇到。每次上车,他先对无表情的乘客演说,然后叹气,然后到另张门上做失望状,然后佛袖离区,神情怪怪的。一个画画的黑白混血老头,对着一个老女人猛画,挤眉弄眼的。老女人也不理他,任他轻薄。好多这种类型的人,举止有点可怕和可疑,纽约地铁在空间上和居民活动的对应层次大概都属下层。城市的钗h忧郁和压迫,找不到九曲回肠一吐爲快之处,似乎都喜欢到这里喘息一把;城市的钗h痛苦和绝望,找不到同情的屋檐安置身影,似乎都喜欢在这里落脚。
看纽约,去地铁走走……
洛杉叽
在洛山叽坐地铁最大的特点是什麽?是接受道德考验。只有这里的地铁是“三无”:无车票检查关口,无通行开闭装置,无专侯检查人员。
你买一张票(加返程,3美元)可以一天内无限次地在地铁里来回,只要你有劲和愿意,就可以像在自己家里一样出入随意。条件就是你要有票。不过,这张票,你放在口袋,无人查,捏在手里,无人看,即使遗失了,也无人过问。因爲你自己就是那道检查的关口,你的内心就是那道闸口,你觉得你可以进去了,你就昂首挺胸往前走。你内心无楚A没有人夸奖你,你内心有鬼,也没有人阻拦你职责你,你坐一次地铁,是在道德层面考验一次自己,在做人上“实现”一次自己。我想,可能有人在首次、或者某一次坐地铁的时候动过不买票的念头,或者说,也确实有人不买票坐过地铁,让地铁公司受损。但是,从整体上看,大家进站买票应该已经成爲一种习惯,就像出门上路需要穿鞋一样。这种以信任爲基础的管理机制,还是具有真正的牵引和融铸作用的,我想它可能会慢慢改变一个人,一种价值认同,塑造一种公衆行爲模式。买票进场,你开始会因爲被信任而自觉崇高,当崇高淡化成一种随意,即感觉不到崇尚时,人的行爲习惯就定型了。很像运动员的训练“动作定型”,才能技术提高。因爲买票而自感崇尚,因爲逃票而自觉龌龊,因爲第一次逃票的自省自责而可能把它变成最后一次。这种道德感觉机制,建在人的内心比建在地铁口更难,也更有价值。
我在这里多次上下,也曾在购票机前犹豫过,但崇尚还是战胜了龌龊。
但是,地铁有不定时车票抽查制度,查到后罚款很厉害,如同情与法的两面。鲜花给够了,高悬一把力剑给你瞧瞧。我从环球银城回市中心旅店,遇到抽查,但并没有查到我。两个光头的华人警察值班,在电梯上行口前巡视,微笑地靠近他们的目标……
转自青青岛社区 《在美国坐地铁》
相关: 美国热门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