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42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我在蒙城的最后一站,是皇家山下的圣约瑟夫大教堂(St. Joseph’s Oratory),还在多伦多的时候,导游小姐便强力推荐我这个景点,我特意把它放在旅程的最后,以便有整整一个上午的时间游览。
按照中国人的说法,山是有灵气的,所以很多重要的建筑都是建在山中,或者依山而建,以便吸取天地之灵气,日月之精华。欧美式的教堂则没有这种说法,所以往往一个平整的街区中央就凭空竖起一座教堂,比如巴黎圣母院。而这座圣约瑟夫大教堂倒有些中国文化的味道在里头,这座建筑就沿着蒙城最高的山——皇家山的山坡而建,气势宏伟,居高临下,仿佛正象征着天主教在蒙特利尔乃至魁北克省一统天下的事实。
皇家山虽然可以俯瞰蒙城全景,高度其实只有233米,比北高峰还要矮些,但所谓“山不在高,有仙则名”,有了这座大教堂耸立在前,再不起眼的山也能有足够的底气。
圣约瑟夫大教堂号称北美第一、世界第二高的天主教堂,整个高度达到124米(也就是说教堂的高度就超过了皇家山一半还多),仅次于137米高的罗马圣彼得大教堂,而高于伦敦的圣保罗教堂(111米)和巴黎圣母院(90米)。教堂最初只是一座小礼拜堂,由一名叫作安德雷·伯塞特(André Bessette)的神甫建造,以纪念耶稣实际上的父亲、圣母玛利亚的丈夫圣约瑟夫(Saint Joseph),安德雷神甫本人当时就住在这座小礼拜堂里。今天看到的教堂于1917年在原礼拜堂的旁边扩建,1924年对外开放,但建设并没有马上结束,由于某些技术问题停建过一段时间,直到1965年才最后完成。整座教堂具有天主教典型的圆顶结构,外墙用花岗岩搭建,圆顶是绿色的铜质,与加东的建筑风格也很相符,内部能容纳大约三千余人,礼拜堂部分则可容纳一千人。
圣约瑟夫教堂还有个很有名的“法宝”,就是圣约瑟夫灯油,这些灯油最初只是用来点燃圣约瑟夫祭坛前的灯烛。安德雷神甫认爲这种灯油具有神奇的医患幼纂A可以用来涂抹在伤病的体表,这个幼苏搢蚆暀ㄛO瞎说的,今天仍有很多人用它来作爲药物治病并得以痊愈,教堂里挂着好多的拐杖,据说就是那些抹了神奇灯油得到痊愈的病人所留的遗物。
早晨的大教堂前阳光灿烂,光芒恰从教堂圆顶上的十字架尖倾泻下来,让我几乎睁不开眼。教堂正前方的阶梯上,有钗h虔诚的信徒一步一拜地向上攀登,这个劲头我只看见国内虔诚的佛教香客这麽做过,这些天主教徒虔诚的程度,丝毫不会亚于佛教信徒。教堂内部比普通的教堂都要宽敞钗h倍,而且居然有四层,之间还用电子扶梯相接,真是现代科技与传统宗教结合的独特教堂。
教堂内部除礼拜厅外,设有多个小型的博物馆,这就比普通教堂强出太多了,这些博物馆有介绍圣约瑟夫生平事迹的,有介绍教堂本身的历史的,最让我喜欢的一个,是展出各国艺术家用各种材料制作的具有各民族文化特色的耶稣出生图。这个艺术展可谓“八仙过海,各显其能”,有绘画、有雕刻、有塑像,等等,而体现出的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特点也让人大开眼界,其中一名中国艺术家所制作的艺术品,是用刺绣绣成的一副美图,上面耶稣父母的形象和中国古代的神仙形象十分相似。其他民族的耶稣,也都具有各自民族的特征,比如非洲人的作品中,耶稣就是一个小黑孩的形象。这些大约就是宗教理念的全球化吧。
结束了皇家山脚的这段游览,终于该对蒙特利尔说声再见了。大街小巷遍地而见的天主教堂,繁忙而有条的蒙城地铁,魁城丰盛而别致的法式午嚏A还有同样美味的唐人街美食????我想,我还会到魁省再续游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