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蛇迎春行

美东路上漫漫游:路途感悟

79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6335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6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旅游除了体会一些不同的风景和文化,还会接触一些不同的人,感受一些不同的观念,这些东西往往会以某种很有特色的方式,很有代表性地在旅途中表现出来。

 

所谓“中国团”

   

在旅游之前,我只是知道自己报的是中国团,导游和司机会讲中文,团友也基本是中国人。真正开始玩才发现,在那种环境里有时汉语不灵。爲什麽?因爲很多外貌上看着是华人的,其实可能来自印尼、泰国、马来西亚、菲律宾、澳大利亚等等,当然也有人来自内地、香港和台湾。我就是有次跟一个中国面孔的女孩聊天,发现她不说话只是笑,又说自己不太听得懂时,才意识到这个问题。第二天导游上车就问,只能听说英文的举手,有一部分,然后导游又说,会听会讲中文的举手,结果人数更少了。所以,尽管这貌似一个“中国团”,有时却不得不用英文交流。当然里面很多人是移居海外的华侨,年长一点的还是会讲汉语的,但是年轻的就只能听懂一点点,或者一点也听不懂了。前面两天,跟一家印尼人玩得不错(后来他们可能去加拿大了),她们都很nice。老两口出生在印尼,但上过华文学校,会讲中文,而她的女儿和儿子基本就不会讲中文了,目前已经都在美国定居了。印尼老太说她还是喜欢印尼,那边气候好,美国冬天太冷(她女儿在西雅图),她说她儿子和女儿还是喜欢美国,可能习惯了。临走老太太问我要了地址,说什麽时候去上海好找我。

 

高效率的双语导游

   

在这个团里导游至少要熟练运用中英文进行交流和讲解,而且任何一个景点都是中英文都来一遍的,所以嘴巴比较累,人数少,时间充裕的时候,导游还会讲粤语,看得出早期来美的华人讲粤语的居多,这几乎就是除了英文之外的第二种语言。我们的第一个导游Jonathan在纽约出生,台湾长大,后来又来到美国,第二个导游Frank也是英文普通话和粤语都会,这几乎是他们语言的基本要求。除了任何事情都要中英文各来一遍之外,美国的导游在体力上并不是特别累。很多地方有景点导游,他们把人往哪儿一带就可以了,就是可以讲解的地方,也是简单说说,然后游客自己玩。相对而言,国内的导游体力上的付出会更多一点,记得有次去黄山,虽然下着大雨,但是那个女导游还是一直陪着爬山,全程“参与”,看着都替她觉得辛苦。而且美国的旅游多是“半自助”性质,比如只是去机场接送一下,不像在中国,从出发地开始就有导游跟着来回;在美国旅游基本不包嚏]但是会带到某个地点,吃什麽随便),省却了很多抱怨和麻烦。美国的导游效率很高,对景点的安排也非常紧凑,我拍照又比较多,所以经常吃饭是狼吞虎咽,赶车是连跑带颠,虽然国内跟团游也很忙活,但没有美国节奏这麽快,几乎很少有放羊的时候;购物安排并不多,就是安排也是非常值得去的,比如outlet,这点不错。几乎所有的导游都有跟大家迅速打成一片的本事,也是调动气氛。这点倒是很值得做老师的学学。

 

以下说的这些人,基本上都是自始至终玩在一道的。

 

旅行团中的英国夫妇

   

在第二天一早出发的时候,正好跟一对英国夫妇一起下电梯,就是前面提到的Tony和Jean,后来发现他们上了我们的车,带着两个巨大无比的行李箱。一问才知他们是英国来的,已经在美国玩了3周了,去过佛罗里达和美西的很多地方,这次跟着我们团到波士顿离团,还要去参加一个婚礼,之后再坐船回英国。因爲我们的行程相似,导游排的座位我们又经常是“邻居”,所以聊得多了一点,也学到一些东西。

   

应该说他们有着英国人特有的幽默和优雅,Tony也有着英国人特有的绅士风度,遇到上下电梯或者上下车、进出门都是说lady first,但是他也有着英国人所特有的傲慢,言谈之中不乏英国很不同、独立之类的话语。尤其是刚开始没说几句,我说他们出来旅游很方便,不存在语言问题的时候,Tony就说:“不一样,美国人说的不是English,是American。”记得以前也听其他的英国人这样说过。也野L们只是在陈述一个事实,无意于表达傲慢,但是能感觉到他们对美语有点不屑。Jean相对缓和一些,我问美语和英语的区别时,Jean说有些词的说法不同,比如英国用lavatory, toilet,美国用restroom;英国用rubbish,美国用trash;英国用cellphone,美国用mobile;英国用taxi,美国用cab;另外有些词的拼法不同,比如英国是centre,美国是center;还有些是同样的词发音不同,如tomato, potato等。

  

在导游的讲解中,曾提到华盛顿有个“statue of freedom”,纽约有个“statue of liberty”,他的意思是前者更侧重言论自由,后者侧重人身自由(这个倒是记住了,很有意思的说法)。爲了了解更透彻,我便向两位英国人请教,在英文中freedom和liberty的不同,Tony好像被难住了,只说是个好问题,让当过小学教师的Jean说,Jean说只是爲了表达的丰富性的需要,意思上没什麽大的区别,就像我们有时用fine,有时用good一样。

   

他们两个基本已经旅行过几个大洲,亚洲也去过新马泰菲俄等,我热情地邀请他们去中国看看,他们说也野H后会去,“中国太大了”。我说是啊,只是在中国就可以领略各种不同的自然景色和风土人情。相熟之后的他们,跟同团的中国人都很友好。几天的重复,终于教会了他们说汉语的“你好”,于是他们一上车就跟不会讲英文的杨姐说“你好”,于是满车都是笑声。

   

在后面的旅行中,越来越发现两个人很好相处。Tony很幽默,动不动就要讲笑话,Jean很可爱,尤其她的笑容,单纯而温暖,有时她吃饭会把饭掉在衣服上,她就很不好意思地边擦边孩子一般地笑。我说英国人给人的感觉是严谨含蓄的,但实际上我接触的英国人都很幽默,Jean说实际上在英国,大家的确不太善于跟陌生人讲话,不像美国人,随便两个人遇上就可以热络地聊天。相处了两天之后,我们才问了彼此的名字,Jean有天下来告诉我,酒店里有中国茶,我说没发现呢,结果第二天她见到我就喊着我的名字说,我给你带了中国茶。在帝国大厦的时候,因爲一起合了张影,也没想到要,但是Jean还是把那张卡片左翻右找地给了我,以备我需要。这些细节都反映出英国人所特有的认真。

 

旧金山三人组

   

她们是从旧金山过来参团的,三个人都能讲非常正宗的普通话。其中一位是在美10年的美籍华人,我后来喊她Yan姐,巧的是她女儿就在布朗大学读医学本科,所以有了更多共同语言。Yan姐在美国待的时间长了,经常有美式的表达比如ya或者“嗯哼”,但是人非常nice。遇到不懂的问题或者没听清的事情,我就向她请教,她都非常平和耐心地给我讲。大到美国的经济和教育,小到honey mustard和ranch(两种调料)以及汉堡和三明治的区别,在她面前,我尽可以毫无心理负担地袒露自己的无知。在前往大瀑布的路上,我们一前一后地聊了很多问题,她说美国10年前基本就是这样,没什麽大的变化,但是中国这10年变化却相当大;10年以前,回国带东西很容易,随便买点什麽都很新鲜,现在不知道要买什麽,因爲国内什麽都有;她认爲中国过上二三十年,自然环境也会是美国现在的样子,因爲人们的生活好了,观念上去了,自然就知道维护环境,提升生活质量了;她说如果在国内有份好工作,真的是没必要到美国来了,美国虽然人际关系比较单纯,但也很累,每天要应付各种mail和杂事,因爲没有国内那种紧密的人际关系,所以轻松的时候固然轻松,但是心里也绷着根弦,就是自己不能倒下,因爲一切都要靠自己……

   

这里面还有一位杨姐,估计是我们团中唯一一位不能说也不能听英语的人,此次是从国内来看望在美国读高中的女儿的(女儿也才来了半年)。当时不知道她们的情况,起初聊天的时候还问到她跟女儿住在哪里,是租的房子麽?结果她跟平静地说了句,买的。之前Yan姐就说过旧金山的房子在美国是最贵的,尚在国内发展的人就爲了女儿读书在美国旧金山买了房,还有昂贵的学费生活费,那不是一般的经济实力。开始的两天,我们只是偶尔交流,我担心问到她们的禁区,所以很多话也不多问,只是跟她们就旅行中的见闻说笑。大概到了第四天的时候,从大瀑布回来的路上,她跟我说:“我觉得你人特别好,回头我们互相留个地址吧,回到国内多联系。”说实话我有点吃惊,因爲我们并不是一个“圈里”的人,以后接触的机会也着实有限,她只是对我的性格有种认同,说“就你的性格,没问题”之类的。在旅途中,她们自然会问到一些个人问题,我如实相告,在波士顿的游船上,杨姐很真诚地以她对生活的理解给我提了建议,对我说女人要注重打扮,还特别说是看着我人好、很实在才跟我说这个话的,我开始以爲就是象征性地说说,结果杨姐很具体地指出我穿着打扮中的不足:“开始我爲什麽把你当成小姑娘了?(她们都以爲我比实际年龄小很多)就是因爲你戴的丝巾是小姑娘戴的,你以后可以穿点适合自己年龄和身份的衣服,比如黑的啊,灰的啊之类的;还有,你穿的那件毛衣,是高领的,就不是很适合你(我说是的,我脸大,不适合穿高领)……”,从她的眼神,看得出杨姐是非常善意地发自肺腑地对我好,不然谁也不会冒着得罪人的风险说这些话,我心里很感激,虽然有些异议,最后我说谢谢她的建议,知道她是爲我好。我说在学校上课的时候,我一般也不会这麽穿的,出来玩顔色靓丽一点拍照有效果,还有因爲行李重量和体积的限制,到美国只能带最爲轻便多用的衣服将就,在国内会好很多。她点了点头,又很温柔地关注了一下我的皮肤状况,我说已经比过去好了很多了,她望着我的脸又说:“你的精神状态真不错……”需要补充的是,她应该算是一位款姐,但丝毫看不出来,一点也不张扬,很低调。

   

还有一位是杨姐在美国读高中的女儿,这次是放了春假一起出来的,之前她在英国还上了一年学。小姑娘话不多,好像有点内向,缺乏这个年龄的女孩应该有的朝气和快乐,但是人也很朴实,不像这麽有钱的人家出来的,当然,在饮食方面的挑剔,能看得出娇生惯养的痕迹。她身上穿的衣服也很不扎眼,仔细一看全是名牌。跟她交流的时候,我在想,那麽大就把孩子送到国外来读书,是好事还是坏事?因爲显然,她虽然18岁了,但还没有独立,需要家里人轮流来美时不时地陪同。言谈中,她非常喜欢并且想念中国,在盼望着暑假回中国的那一刻。

 

费城父母三人组

   

这三位全是父母辈的人物,是从费城跟团的。后来聊天的过程中,才知道他们都来自河北,都是第一次到美国,来看望在美定居多年的孩子。因爲以前家里有老人要照顾,所以一直没到美国来。这里面有一对夫妇,还有另外一位阿姨,两位阿姨的穿着和气质开始给人的感觉就是家庭妇女,或者是上海话中的“阿姨”,但是后来才知道,有一个阿姨竟然是老北大毕业生,中科院的退休人员,令人肃然起敬。问他们对美国的感受,那位叔叔说待不惯,还是中国好,吃的什麽都差远了。有次早上上车,那是第一次换车,那位北大的阿姨还指指自己旁边的座位给我示意,意思是让我做到她身边去,可是我前面还有人要坐在那里,我就不好说什麽了,但是还是对她表示了感谢。那位叔叔看我一个人,好几次主动帮我照相。

   

到了波士顿昆西市场,又遇到他们,叔叔就问我贵姓,说不然老得叫我学者,我说不敢当,就叫小周好了。他又问我多大,我让他猜,他竟然猜25,旁边的两个阿姨说是30,我当即笑弯了腰,说不会吧(心里想是真显年轻呢,还是杨姐说的原因呢),然后如实相告。叔叔说我比她大女儿小一岁,他的外孙女已经10岁了,然后叔叔又问我,咳咳咳,时间有限,也来不及脐s门阵讲那过去的事情啊坎坷经历啊麽的,好在这种“场面”我也见多了,就大大方方地说:“你看我实在太落后了,耽误孩子打酱油。”

 

北京都市金领苗

   

苗是来自北京的都市金领,在华盛顿出差完毕参团的。她也是一个人过来,在北京的时候就已经订好了行程、旅行社和酒店。苗北大毕业,然后留学澳洲,目前是北京某律师事务所的涉外律师,高挑、漂亮、时尚、干练、独立、自主,几乎所有都市金领身上的特质,都可以在她身上找到。虽然我们俩都是单蹦的,按说最容易搭伙,但是除了偶尔在车上聊聊,更多的时候都是各玩各的,因爲感觉她比我还要独立。在哈佛游玩完毕,她买早饭的时候,就剩她一个了,我就等了她一下,她就此对我说谢谢;有次回酒店她的行李太多了,她让我帮她把打包的盒饭先拿到我房间,她过来拿,我一想我吃过了,她忙着购物还没吃,路上就说饿了,就2层楼而已,就帮她先送到她房间,结果苗又非常感激地说:“你so nice啊”,我当时真有点不知如何应对了,就说基本算是一个比较nice的人吧。下楼的时候我在想,现代社会有太多人不懂感恩,这固然不好,但是这种举手之劳就得到的郑重的“感谢”却让我多少体会出某种距离感。这大概也是大都市比较独立的现代人的一种特质吧,反身自省,我有时是不是也是这样的呢?因爲过于独立,而不愿给别人帮助自己的机会。也部A给别人机会,也是给自己机会。

   

苗毕竟有在国外学习和生活的经验,所以感觉在各方面比我了解的东西要多。从她的言谈举止中,感觉她已经基本实现了财务和生活的自由,可以自如地规划自己的旅行,可以有丰富的生活,可以不用做什麽思想斗争地买自己喜欢的东西,也钗o过得正是很多人所追求的一种生活方式。相比之下,教师这个圈子很安静。正如我们的一个对话,她说她经常跟朋友们去泡吧和健身,然后问及我,我说我们同事聚会的方式比较“俗”,一般就是吃饭,然后早吧早地回家。她说:“卡拉Ok不?”我说只是偶尔,基本不Ok。她就笑,我说我们同事偶尔也一起玩,不过在校园里就解决了,打球、游泳或者跑步,就不用去GYM了,这倒是高校的好处呢。

 

美籍华人华盛顿三人组

   

这三人都是在美定居的华人,是从华盛顿跟团的。开始一直没有她们的声音,两个女士和一个至少读高中的男孩,看样子男孩应该是其中一个的儿子,却一路不怎麽跟她们说话,很不快乐的样子。那位女士后来偶尔也跟我们搭腔,说现在美国经济不好,的确有很大影响,又说希望奥巴马政府能有改观,虽然很难。之后她的话题还是表现出对美国的信心,说在美国只要肯干活,不挑不拣就能吃上饭,不像大陆贫富差距那麽大;在美国,虽说耶鲁的法学院一年要10万美金,但是很多时候不需要学生家长全部承担,低收入家庭学校会资助的,就像奥巴马;说美国的中小学生可以直接跟参议院的人对话,在大陆谁理你?等等。从她的措辞感觉她应该是台湾人,她的话里透着对大陆的不满。不过从旅行的过程来看,好多美籍华人花钱都很谨慎,倒是大陆来的游客出手很大方,真的是时代不同了,情况不一样。不知道爲什麽,感觉好多美籍华人的精神面貌不是很好,很少有笑容,难道是因爲压力太大了麽?

 
说了这麽多,好像没什麽主题。还有一个感受,就是跟各种口音的老外打交道(比如机场售票处之类的)的时候,发现自己的听力还是很差,简直郁闷,十分自卑。可是在游玩的过程中,在跟大家相处的几天里,再次感受到自己的好人缘,又捡回一点点自信。每个人都是一本书,哪怕只是萍水相逢,都会留下些什麽。一个人的旅行,因爲有了更多的时间和余地,所以得以与大家有更多的互动,也有了更多的收获。临走的时候,与有些团友合影留念。每当此时,总是让我想起徐志摩的“偶然”。我现在还依然偶尔会想起以前的旅行中遇到的一些人,有非常投契的,也有令人讨厌的,总是有些东西会留下来,渗透到生命的记忆中。很年轻的时候,我尚不能从容潇洒地面对分离,总是有太多分别的感伤,经历的多了之后,才明白天下没有不散的宴席。相遇是缘,相逢不必记得姓名,别后我依然会祝福他(她)们,祝福这些曾经在我生命中擦肩而过的人,祝大家一生平安,一路顺风!

宇·凡      《美东招牌8日游20:人物篇》

相关嬝炕G 美国热门旅游线路

正文完
点击添加福利官
$200 出行大礼包
post-qrcode
澳新春日漫步
 
Meijia
声明:此文章由 Meijia 2014-03-05上传,共计6335字。
说明:美加旅行资讯网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承担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信息(文字或图片),请发送邮件至webmaster#meijialx.com(发邮件时请将#替换为@)与我们取得联系。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