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蛇迎春行

旅美游记–夏威夷之行(三)

80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3591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9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E、游览州政府大楼


夏威夷,你会觉得与中国有点亲切感。我们习惯于把火奴鲁鲁叫做檀香山,我们知道孙中山早期的革命活动从夏威夷开始并始终受到夏威夷华侨的支持和接济。所以游览时首先看了孙中山铜像,中国城,和设在中国城的“文化广场”。与在美国其他地方看到的中国文化一样:在美国看,是中国的;作为中国人看,是“美国化”了的。


浏览了市容后,看见旅游图上,在州政府上打了五角星,说明那是个上档次的旅游点。出于好奇,就决定去看看。可是找来找去找不到这堂堂正正的夏威夷州政府,凡是“官衙相”的建筑都是过去夏威夷女王的宫殿或行宫之类。找不到也算了,倒是转来转去老是在眼前的那个环水的大砖山似的建筑有点特别:那么大,黑糊糊的,也不像人住的房子,连个窗户也没有。顺便去看看是什么东西?走近一看,有招牌呢,原来这就是州政府了。


走进那高大的砖山似的建筑里面,居然气象恢宏。是正方环形建筑,结构似中国的“走马楼”。中间的“天井”通天,抬头看,唯见白云,蓝天,阳光灿然而下,使整个建筑高轩敞亮。天井中间是一组抽象的大海雕塑,色彩斑斓迷蒙。天井四边都是五层建筑,每层都异常高大,而在顶上通天处,四周的屋檐做成蓝色的海浪,向上翻腾,势冲云霄,与下面的大海雕塑呼应,忽然觉得身在


海底,身在龙宫.


乘电梯直上五楼,在南边阳台眺望,太平洋浩瀚无边;转向北边阳台眺望,山峦起伏,街衢纵横.尽收眼底。从四边皆通的同廊走去,看所有房间的门都异常高大厚重,一如总的风格:恢宏大气。我们来迟了,政府官员已经下班,但作为兼供旅游之地,还有少数值班员。走到宽大的右廊中间,门边有一块牌子:“你好,这里是州长办公室”。在高约数丈的大门里,两边各有一位女工作人员在办公,客气地起身欢迎我们后又各自干他们自己的事,让我们随意参观。正中又有一门,里间插着美国国旗和夏威夷州旗,中间有一很大的办公桌,两边八字形排开两行坐椅,是州长办公和议事处,很气派。外间沿墙是玻璃的陈列柜,展示州史的文字简介和有关实物。资料表明,1794年属英辖,故今天州旗上方仍保留英国米字旗图案。下为八条红蓝白三色条纹,代表夏威夷所属八个岛屿。夏威夷岛最大,但火山多;州府在瓦胡(0ahu)岛的火奴鲁鲁(檀香山),为政治文化经济中心;毛伊(Maui)岛居次。


经济来源主要靠旅游。旅馆客房利用率79.6%,为全美最高。语言有夏威夷土语和英语两种。1959年8月21日始为美国的第50个州。英国所属时有国王和王后……我特别关注中国人来夏威夷的历史和贡献,如最早在夏威夷试验种甘蔗制糖的是中国人,开始种稻发展稻米业的也是中国人……看得忘情无意中挡住别人的路,听见背后有人恭敬地说了句日语“西米马赛”。知道别人把我当日本人了。这里的州长和副州长都是美籍日人,想当年珍珠港事件就在这个岛上呀!好像日本人又来了?当然,今非昔比。


转到左边走廊,与右边走廊相对的,也是一块牌子:“你好,这里是副州长办公室”。陈设与州长办公室大同小异。因值班人员热情相邀,也进去看了一下,知道副州长是女的。


出来在五楼的回廊凭栏向下看,一楼天井正中那个抽象派的海的雕塑,此时才真看懂了:那真是海水变动多姿多彩的象征,美而幻啊!


走出大楼,再回顾这幢环水而筑的“大砖山”,还是不理解为什么要做这样的外形设计?后来才弄明白,这黑色砖块似的建筑材料不是砖,而是夏威夷群岛得以形成的灰黑色火山岩。用这种火山岩一块一块砌成的这幢州政府大楼(外表不用窗户),颇似一个灰黑色火山岩峰,四周环水。想象一下,这是什么?这就是夏威夷群岛形成的象征:火山从海底升起!可见这个建筑,从里到外,都是夏威夷海岛特征的概括。建筑设计的构思真是妙不可言,它也因此而成为一个很可观赏的旅游景观。


政府办公大楼可以当作旅游点天天开放,从而任何人都可随便进出,当然也更不会有站岗的警卫之类,初见似有点怪,但我在洛杉矶市府大楼早已领教过,来此也就见多不怪了,更何况,直到国会大厦和总统白宫都如此的,这,也是“美国一景”吧!


F、珍珠港——两种对比的观照

还未到夏威夷,在飞机上我就在太平洋上找珍珠港,对我们这一代人来说,它印象太深。而且在洛杉矾刚看了电影《珍珠港》,那烽火漫天血泪纵横的场面尚历历在目,现在倒是去看实地珍珠港了。


起早赶去,排队已如长龙,且在烈日下,都有耐心,听说长年如此。排着队等,就观察人,我前边,后边竟都是亚裔。听说话,日本人。日本人看珍珠港还那么有劲?


排到了,还只不过领了张票子:我们是20号,即第20批上船去纪念堂,还要等两个小时。只好到附近看看。参观了陈列在露天的那个时代的水雷、潜艇等。累了,在商场前许多小桌子边择座休息。人多,女儿带孩子稍一离开,就有人来问空位有人否?讲的日本话,又是日本人。


到时间了,先被领去看纪录片,介绍当年珍珠港事件全过程,有原始的黑白照和影片。


美国是麻痹大意,天皇先来访问,态度友好得很,不久突然袭击珍珠港。继看展览,是当时的照片及沉船的模型等。有日本当年指挥袭击珍珠港的正副指挥的照片。正指挥认为不可以打,美国强大,日本最终会失败。此人曾在哈佛大学念过书。副指挥不以为然。最后天皇定。这个独裁加武士道的政府,不可能作出正确的判断和决定。这个决定使他们在珍珠港战役上“全胜”,而招来的是广岛的原子弹及最后的投降。记得电影《珍珠港》里日本袭击大胜庆祝时,一个指挥官说:“这不过是我们惊醒了一只猛狮,让他从此开始与我们作对。”日本也不全是糊涂人,问题在决策人。


轮到我们上船了,一艘游艇,向海面驶去,几分钟后就到美国军舰亚历山大号纪念堂,它建成于1961年,是一座造型独特的建筑:通体白色,长方形,中间下凹,两头上翘,据说有着曾遭失败而终告胜利的寓意。我们下了游艇,从纪念堂上翘的头上八口处进内。抬头看对面,也就是这长方形纪念堂的另一头,如撩开了两边低垂的帏幕,露出正中幽暗的灵堂。径直进去,迎面一堵大理石墙上全镌刻着阵亡将士的姓名。我没看见有人讲解,但听见洪亮而沉重的声音在念着死者的姓名。里面已站满了人,摆满了鲜花,一片肃穆和悲怆。据说每年十二月一日都有纪念活动,人们自发来此悼念:一只大篮子里放着许多纸条,每一纸条上写着一个阵亡者的名字,人们随手摸一张纸条。放在自己带来的花束上,作为对这位陌生的殉难者的悼念和追思。一时花海一片,年年如此。


灵堂外面,是供典礼和嘹望的中央会堂。两边只有少量碑文等物作简单扼要的介绍,空空荡荡,倒也十分明亮,因为每隔一小段距离就有一条作用如窗口的大“缝隙”,但比窗户更亮,几乎从墙脚到顶直通外边。阳光于此倾泻进来,蓝天大海于此一目了然。为甚么不做窗户?似乎为了突出这“长方形”的总体形象。这形象是什么?我终于悟了出来:纪念堂外形是一具“棺材”!它的洁白纯素分明是丧事标志;它的通透畅亮给人以光明感。我们都进来了,毫无恐怖感,也无“棺材”感。但细细辨认,却是深深的悲凉。


从右边的“缝隙”向外看,近处海面有一个很大的铁桶状圆形物,锈迹斑斑。这是当年被击沉的亚历山大号军舰的炮塔底座。由此向下看,我看见了水中这座沉舰的全部影子。纪念掌正是拦腰横建在这艘沉舰的中间,长达184英尺。从纪念堂两边“缝隙”看近处.可见水中一个个白色的标记,那是另外被击沉军舰的地方,当年曾是何等悲惨的情况啊!那原本是和平的晴朗的


早晨,水兵们在刷牙,刮须,歌唱,弹着吉他……鬼哭狼嚎的日机来了,烽火漫大,山崩海啸,血肉横飞,两千多活生生的生命,随着沉舰永沉海底。不论你来自何方,什么民族,来到这里,回顾战争的阴霾和灾难,谁也不能不为之动容。


珍珠港事件美、日双方都有当事人存活着。


《珍珠港》电影据说日本人看不下去,所以另有日本版本,写得缓和些。这对吗?就是美国版本,也未见日本偷袭珍珠港时用的武士道精神自杀小飞机,连人带机直冲进美国军舰烟囱的镜头。为什么?也许太残酷而未拍入?这种日本自杀小飞机我在俄亥俄州代腾(DAYTON)市的美空军展览馆中见过,令人触目惊心,是何等灭绝人性却又曾横行于世!不应害怕表现它,不要回避表现人类中的兽性和罪恶,正如谚语所说:只有认识地狱,憎恨地狱,才使地狱不再重现。不过不论你在这“棺木”式的纪念堂中心情怎样沉重压抑,最终是会走出这悲怆的阴影,会完全被解脱的,那就是人们从纪念堂左侧的”缝隙”望出去,不远处一艘巨舰昂然而立,心情就会释然了。那艘巨舰就是大名鼎鼎的密苏里号,最后结束二次大战时,日本投降签订投降书就在这艘巨舰上。当时它并不停在这里,但今天陈列于此,让被侵略者击沉的亚历山大号,与侵略者投降签字的密苏里号相对照,对比是如此强烈,让人感到痛快!感到奋发!


看珍珠港,有两个对比观照:一是当年的战火纷飞血泪流,和今天的和平宁静观光游;一是标志侵略者嚣张不可一世的沉舰亚历山大号,和侵略者彻底失败钉上耻辱柱的密苏里号。历史是无情的,也是公正的。


相关阅读:
夏威夷热门旅游线路

正文完
点击添加福利官
$200 出行大礼包
post-qrcode
澳新春日漫步
 
Meijia
声明:此文章由 Meijia 2013-12-27上传,共计3591字。
说明:美加旅行资讯网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承担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信息(文字或图片),请发送邮件至webmaster#meijialx.com(发邮件时请将#替换为@)与我们取得联系。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