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2526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7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全世界的游客来到纽约,要看的地方太多,但有一个景点都不会错过,那就是一睹自由女神像。这座225吨的法国礼物,已经守卫通往曼哈顿下城的入口100多年了。自由女神像的正式名称是"照耀世界的自由女神",颇有点“一览众山小”的意味。
至于怎么去看她,每个人的观点可能都不同。我们的选择是乘坐前往斯坦顿岛的渡轮,经过她的身边,远远地打量就可以了,而且是完全免费的。
地铁3线出口就是乘坐渡轮的港口,交通非常方便。原来以为,渡轮是免费的,港口自然不会太正规,顶多有个不大不小的等候区就不错了。但是来到这才发现我又错了。尽管这一切都是免费的,但渡轮大厦却很大,设施齐全,该有的一样也不少。
坐渡轮的乘客很多,队已经排得很长了。身边不同肤色的人操着世界各地的语言,好像是在等待一场即将到来的盛宴。
天气多云有雾,阳光也并不灿烂,女神像能看得清楚,却不是最佳状态。不过这并不影响游客的热情。各种照相机摄像机不约而同地对着远方,有的为自己自拍个与女神像的合影。这样的天气条件和光线,我知道拍出来效果也不好,但那有什么关系呢?大家来到这里,仅仅是为了看看这尊雕塑?
创作这一艺术杰作的是19世纪后期一位才华横溢的雕塑家,他的名字叫弗雷德里克?奥古斯特?巴托尔迪。作为艺术作品,我相信自由女神像堪称杰作,但即使如此,也绝不可能吸引那么多的游客前来。我觉得,自由女神像已经成为了美国的象征,已经远远超越了艺术作品的范畴,她以"照耀世界"的气魄,俯视这芸芸众生。我更相信,世界各地的游客是来朝拜而不是来欣赏雕塑艺术的。
离开渡轮大厦,旁边就是南街海港。沿着海边走,左手边就是曼哈顿下城,新旧混搭的全岛最宏伟的摩天大楼挤得满满当当。纽约就在这里诞生,当然也有纽约乃至美国的悲痛记忆,世贸中心双塔的坍塌后留下的大坑,现在已经是繁忙的工地。右手边是纽约东河,对岸是布鲁克林区以及连接两地的布鲁克林大桥。
观赏布鲁克林大桥的绝佳地点是南街海港17号码头(pier 17)。我相信平时纽约人是不来这里的,来这里的基本都是游客。我坐在海边的木头栈桥上,吹着温柔的海风,望着布鲁克林桥上来往的车流。阳光时不时从曼哈顿的高楼间照出来,身边一对游客忘情地热吻,不时一艘快艇划破水面的平静穿过桥底。在喧闹的纽约,这一刻是宁静和浪漫的。
布鲁克林大桥,横跨纽约东河,连接着布鲁克林区和曼哈顿岛,1883年建成,是当年世界上最长的悬索桥,也是世界上首次以钢材建造的大桥,落成时被认为是继世界古代七大奇迹之后的第八大奇迹。布鲁克林大桥的石桥墩十分雄伟,只有身临其境,才能体会为什么它被誉为工业革命时代全世界七个划时代的建筑工程奇迹之一。我们决定,无论如何,一定要走过这座奇迹之桥。没想到,这个决定,让我在桥上领略了终身难忘的一刻。
没想到,伟大的桥却有个不起眼的行人入口,找了好一会没找到。一位路过的行人热心的问我们是否需要帮助,估计他时常在此看到茫然的找路人,所以很快就为我们指明了入口。
上得桥来,才发现此桥是如此的繁忙而受欢迎。在桥上骑车、跑步的,在桥上拍婚纱的,在桥上闲逛的,在桥上什么也不做的,人口密度应该不小。不过大家都比较自觉,三米宽的路面,行人和自行车各占半边,互相不妨碍。
走着走着,一大队伍超过了我们。打头的举着旗子,原来是个叫Poets House的协会搞的活动,诗歌爱好者还真不少,队伍足有五、六十米长。走到第一个桥墩的时候开始朗诵诗歌。我忽然在人群中发现一张熟悉的面孔,名字是叫不上了,只是知道他是好莱坞的明星,我喜欢的一部片子《迷失东京》就是他主演的(回家后查了一下,此人名叫Bill Murray,主演过不少的影片呢)。我们虽不是追星族,不过看到好莱坞明星的机会也很少,赶紧让Lp和儿子以他为背景拍张合影,也算是追一回明星了。
桥已过了一半,照片也拍了不少,如果就这幺走完大桥,我也心满意足了。但就在一瞬间,对的,就是一瞬间,阳光从厚厚的大片乌云中穿透出来,金黄色的,从曼哈顿下城密集的摩天大楼顶上射出来,顿时把眼前的一切都染成了金黄色。远处东河的尽头已是金色点点,自由女神的火炬在金色的黄昏里闪闪发光。
作为自然主义者,我是向来对人造景观不太感兴趣。来美国前许多人劝我去城市没什么意思,我只有那么短的旅行时间,却为什么要安排去三个城市呢?其实我也担心,尽管无数的旅游指南都认为纽约、波士顿和旧金山各有各的味道,都非常值得一游。但我还是怕会失望。不过今天,就在一瞬间,我被彻底的説服了,原来城市景色同样的美丽,同样可以与众不同,同样的足够震撼。
如果你认为纽约的美到此为止,那就大错特错了。从这一刻起,曼哈顿之夜慢慢地降临,站在布鲁克林桥下,东河河边,对岸就是曼哈顿下城,全世界摩天大楼最密集的地方,太阳落下,火烧云染红了天空,灯光渐亮,慢慢的,红色变成了玫瑰红,与蓝色的天幕融为一体。三言两语的描述,实在无法把这场一个多小时的视觉盛宴完全展现,即使是照片,观赏到的也只是瞬间的快感,就好像将巧克力一口吞下的感觉,与慢慢品尝等待巧克力在嘴里融化的体验绝不相同。身临其境,我相信,任何人都会为之叹服,尽管这些大楼在白天不过就是些钢筋和石头罢了。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的晚餐。这家意大利Pizza店就在布鲁克林大桥下,名叫Grimaldi’s Pizzaria,门面不起眼,不过一点也不难找,因为它的门口排着近30米长的队。在我去拍夜景之前,Charles就开始排队了,我拍完夜景回来,刚好排进店里。等我们吃完,虽然已经是晚上10点,门口依然排了十多米长的队,相当的恐怖,见过排队吃饭的,但没见过这样排队的。
为了对得起排的这一个多小时的队,我们点了两个Pizza,一个吃掉,一个打包带走。此店的Pizza不贵,基本都是十几块钱一个,个头大概是20寸这样。从面饼到馅料,Pizza完全是手工制作,连烤箱都是最原始的砖砌炭火烤炉,这对火候的要求就相当讲究了,全凭师傅的经验。如果你问我好不好吃,对不起,这个不好说,不过如果你吃过必胜客的话,那我只有说相比之下,必胜客的pizza只能算是快餐垃圾了。如果你来到纽约,又恰好来到布鲁克林,而且不怕排队等候的话,尝尝Grimaldi’s Pizzaria吧。
相关阅读: 纽约热门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