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4年黑色星期五

曼哈顿暴走记(五)

57次阅读
没有评论

共计 3047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8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纽约,这个无数人心目中的旅行目的地,被无数个形容词描绘过, 可是如果只能选择一个形容词,那么我想我愿意说“和谐”。20年前的《北京人在纽约》,印象最深的开场白里面说“如果你爱他,就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天堂;如果你恨他,就送他去纽约,因为那里是地狱。”是什么地方才能既是天堂,又是地狱?是谁的天堂,又是谁的地狱?

   

同身受的梦想地,当放弃了冗长等待前往自由女神像的小岛,而改坐渡轮途径的时候,人们簇拥在桅栏处,我寂静地看着寂静的她,即便是白昼的日光之下,她手执的火炬依然发出令人神往的神圣光芒,是永远朗若白昼的明亮。

 

那个时候会想起一幕幕电影中的镜头,当海面上远远出现一个小黑点,越来越近,是自由女神像,万人振臂高呼美国或者纽约的场景。美国朋友说,中国人不热衷于参观自由女神岛和旁边的艾利斯岛上的移民博物馆,因为这里都是欧洲移民的必经地,而华人移民基本都是从西海岸登陆。据说很多移民后代在移民博物馆门前广场的纪念碑上寻找自己祖先的名字,而这些名字后面又有几多心酸?!于他们来说,纽约究竟是天堂,还是地狱?于他们后代而言,境况是否又有区别?

    

姐姐说,纽约不是天堂,也不是地狱。中国有中国的问题,美国也有美国的问题。她六四之后离开中国,同无数个北大教授的孩子一样,美利坚是他们继续学业的地方。Email给她修改多次的行程安排,她回忆我们少年时代的相遇,她大学本科毕业的时候来上海玩,我还是个懵懂的孩子,她把这成为our sweet teenage.而其实那个时候我还不到10岁。多么远,终于见到,这个独立,开朗,愿意尝试各种冒险运动,曾经一度所有家人都觉得会终身不嫁的女子,在四十之后突然结婚生子。她说,不要苛求完美,人生的际遇远不是你规划的样子,她曾经如何排斥一个家庭主妇的絮絮叨叨,而她今天可以为了孩子改变自己的一部分生活方式。可是这一切,我的娘娘和姑夫都不再能够在人间看见。
        

10年前去北京玩,住在娘娘家,她给我看姐姐托人捎回的厚厚相片,我记得她抚摸那些写满备注的相册,象是自言自语地对我说,可是,这不是我的女儿啊,这些只是一张张纸头而已。今天,当父亲看着我拍回来的相片,说,她们母女突然之间如此相似,他从我的姐姐身上看到了他姐姐生命的延续。而姐姐之前和她母亲长得根本不一样。她是第一代移民,于她而言,她有她的艰辛与取舍,当年从北京追到德国继而又转战美国追求她的男孩子已然成为一个中年男子,他还是没有得到她,我在电话里听到他的声音,想起小时候他来上海跟着家人一起喝喜酒,我指着外滩中国银行的大楼问他这英文是什么意思,那时候外滩并不明亮,夜晚的风很凉爽,当年举办婚宴的哥哥的孩子已经读了高中,很多记忆的碎片就这样被吹散在时间里。

  

 清晨在酒店门口买咖啡,流动的摊位,只在清晨出现,卖各式饮料和面包,到了人们上班之前,小小移动屋前会排队。我总是搞不清楚硬币的币值,有时候伸出一手掌的硬币,无奈看着他,他总是笑笑地说,就这些够了。热可可不够香浓,咖啡还可以。后来一次零钱不够,再拿纸币给他的时候,他特别客气说算了,我说怎么可以,他说真的算了,还帮我把可可摇匀,告诉我应该这样,呵呵。和酒店门口等客人的出租车司机聊天,他们不是做一天休息一天,而是一个人做白天,一个人做晚上,他们说,你知道,纽约是个不夜城。他们可以打表,也可以承诺一口价格,打表的话必须支付小费,一口价则包含所有。因为全面戒烟,胖胖的司机说他从一天三包雷打不动到现在的彻底戒烟,导致了他体重的直线飙升。8美元一包的香烟的确是个有些奢侈的消费。瘦一些的司机连忙写下他的名字电话,塞到我手里说要车一定记得找他。在哪里,求生存都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他们等了很久,可能因为太早,没有客人出来,街道很清冷,隔壁店铺里出来买咖啡的男子走过我面前,折回来,问我从哪里来。我说,上海。他说,听说那是个好地方。我说,有机会可以去看看。可是一样的都市,有一样的问题和缺陷,如果我是你,也许应该先去北京或者西安。美国人可以清楚发出“海”的音,不似法国人每次都把上海念成“香该”。midtown很多中餐馆上都标榜自己是上海菜,点了海蜇的时候,说要酱麻油,伙计不明所以,当明白就是酱油加上麻油的时候,他依然拿上了一大盆醋和一大盆麻油,然后好学地说他明白了,原来这叫酱麻油。

        
夜晚的时候,在酒店附近拐角等人,好在有风,尽管依然闷热。看各色人群过马路。他们肤色不同,语言不同,口音不同,穿着不同,来处不同,去往不同,仅仅相同在都是地球村的居民,此刻都路过此处。金发碧眼着晚礼服的女子在西装革履男伴的保护下在绿灯的最后一刻冒险跑过横道线,我不知道是否因为险些遇到车辆而惊恐后怕,劫后余生的妩媚,男伴安慰她,她开始微笑,他亲吻她,俨然璧人,然后手拉手,说笑着走过,一路芬芳。在这里,有些人穿着凉爽夏装,吸着夹指拖鞋,男男女女,一派悠闲地走过;也有全套正装,手执公文包的商务人士从出租车一脸疲惫地下来,目不斜视地走进酒店;还有装扮精致、宛若芭比娃娃的女子裙裾飞扬,与男伴牵手走过;更有胖的叹为观止的当地人有些吃力地慢慢经过……各式各样的人走在一起,不会觉得突兀,不会觉得不妥,不会觉得不搭调,因为这里是纽约,所有皆合理,一切都可能。多元而和谐,如此比来,上海还落后地太多,不在于说我们高楼数目和高度的差别,也不在于说我们马路上的语言种类或者人群式样。

 

想起曾经挚爱过的上海男子终于前往北京定居,理由是上海不能包容他的生活方式,而在北京,他能够获得自由和尊重。以前看过一期时尚节目,比较上海与北京的酒吧,有一段对比一直记得,大致说在上海,人们会因为大家说好而喜欢那个地方;但是在北京,你会因为喜欢那个地方而说好。我不觉得这种说法对,但是有些意思。
  

 
在纽约,大街和大道笔直分隔着每一条路,每一个街区,几乎全部用数字表示。有人说这是美国人规划得好,任何人都能方便定位。也有人说这是因为他们太笨,只有用数字标记精确才能找到。呵呵,这是中国人想得太多了,还是我们想得太偏了?克莱斯勒大厦终于在这个月被阿联酋人用8亿美元买走了75%的股份,这座纽约地标性的建筑拥有光芒四射的楼顶,和鹰头外饰,78年的历史似乎才是一个开始。我不知道这和经济衰退是否有关,世界太小,美国进入了伊拉克,拉登和阿布扎比以不同的方式进入了纽约。成王败寇,哪里真有日不落的地方?!

 

想起遇到的很多陌生人,问他们,骄傲吗,作为一个纽约人?所有的回答如出一辙——当然,非常。记得很多年前看一个访谈,采访《曼哈顿的中国女人》周励,问她为什么选择纽约。她说因为她是上海人,于她来说,除了纽约,美国无处可选。这是对纽约的评价,也是对上海的评价。上海不是上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而纽约在那时已经成为纽约。记得ziggy每次都用充满艳羡的口吻说他怎么没有生在彼时,生在那个上海最好的年代里。我总是嘲笑他,这个从幼年开始拉小提琴,成年后成为医生的中年男子后来也放弃了上海,去往北美,可是每一次,他还是用这样向往的语调和我说起他少年时跟随他的祖父前往的那些美好地方,和他心目中我们都无缘经历的那个年代。我说没有了,有些痕迹都没有了,上海已经不是我们想保留住的上海了。但无论如何,我们无法阻止这一切的变化,我们还是有很长的路要走,我们不知道何时能够抵达,我们力量单薄地夜以继日却成效寥寥,因为“和谐”还在被守望着。







Sine      《暴走曼哈顿(五)——多元而和谐》


 

相关阅读: 纽约热门旅游线路

正文完
点击添加福利官
$200 出行大礼包
post-qrcode
澳新春日漫步
 
Meijia
声明:此文章由 Meijia 2013-08-27上传,共计3047字。
说明:美加旅行资讯网部分文章是由网友自由上传,对于此类文章本站仅提供交流平台,不为其版权承担责任。如果您发现本网站上有侵犯您的知识产权的信息(文字或图片),请发送邮件至webmaster#meijialx.com(发邮件时请将#替换为@)与我们取得联系。
评论(没有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