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1452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4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第一次听说“收缩城市”(shrinking city)这个概念是在荷兰工作的时候,在一个荷兰本地的城市改造项目中,我急吼吼的把所有能利用的土地全部排满了住宅。老板看了后笑了,说:”荷兰与你们中国的情况不同,这里的城市人口在减少,因此除非是很好条件的住宅,人们是不会有这个需求的。“
当脑海中充斥着”快速“”大量“这些与中国城市化相关的词语时,当看到放假飙升到匪夷所思的地步人们却仍趋之若鹜时,我似乎遗忘了这个世界的另一面。因此,去底特律看衰退的城市便成为了必然之选。
众所周知,底特律因为汽车工业而起家,上世纪五十年代达到鼎盛。然而由于美国汽车工业不断受到冲击,之后的几十年来裁员不断,底特律人口也因此而不断下降,由全盛时期的180万急速下降到了现在的不到百万。随着中产阶级和百人陆续迁出并搬往郊区,城市内83%居民是黑人,其中多为工人,而全市30%人口在贫困线下挣扎,1.2万栋房屋被弃置。随着失业率的持续升高,犯罪率也升至全美第一。
从底特律机场进城,我选择了乘坐公车。这是一座典型为机动车设计的城市,即便路边有整洁的草坪和便道,却除此以外空无一物,也因此几乎看不到行人的踪迹。公车总会路过几个郊区的大型超市,也因此会零星上来几个黑人,手提塑料布捆绑的大小包裹。黑人们总是热情,一上车便大呼小叫,与认识或不认识的人们打打招呼,聊几句家常,骂几声脏话,便各自戴上耳机,放上震天响的音乐,随着节奏摇摆着望向窗外,一副晦莫难测的模样。而窗外的景象,便是千篇一律的破旧街区,生长了杂草的街道,以及被铁栅栏封锁的废弃工厂。
作为一个曾经繁盛的城市,底特律中心区却是另一翻景象。即便如美国所有大城市的市中心一样,它有着整洁的街道景观,完善的基础设施,从新古典主义到现代主义不一而足的高耸建筑,但在周末的午后,当纽约街头熙熙攘攘,人们盛装打扮出入于名店和豪华餐厅里,当波士顿的草坪和广场上人头攒动,人们戴着墨镜,于炽热阳光下表情闲适时,底特律市中心的街头巷尾却几乎空无一人,仅有的几个黑人,或站于街角,冷漠注视着对面荒芜许久的建筑上破碎的门窗,或动作拖沓,摇摇摆摆的走在马路中央,路过一个接口,惊起一群野鸽。而在那楼与楼的间隙,在挤满了排烟管道,楼梯间和垃圾堆的狭小通道内,总有几个人影于阴影中影影绰绰。
即便是在市中心最主要的大街Woodward Avenue上,若细心观察,便会发现在街道的两侧,那些唐璜的建筑,大部分却是荒废的了:它们大多有着破碎或斑驳的窗户,以及背后灰色深邃的空洞。而于一层的橱窗,大多被一块铁板封锁,上面画满了涂鸦。又或者被盖上一片白布,上面写上最后一位商户的名称,却大概已是十年前的事情了。而在某一街角,一个透明的橱窗中,隐约可看到室内当年的模样:厅堂中央餐桌整齐,仿佛下一秒便会有一场盛大的家庭聚餐。水泥地面上满是小孩的玩具,花瓶中插满了假花,即便已落满尘埃而认不出本来的颜色。一个真人等大的黑人塑像被摆在窗边,端坐于沙发之上,眼睛圆睁,望向天边。
我曾经看到过这样一段话:市场经济表面杂乱,背后却有一种平衡的规律,整齐划一反而会带来巨大的灾难和风险,以致于无法产生平衡的力量,最终走向死亡。这点和罗素说的“参差不齐乃幸福本源”是一个道理,从人生,从市场,从社会的角度看,单一只能扼杀生命力。这大概是最符合由单一的汽车工业而兴盛,却也因此而走向衰亡的底特律了。
有人预测1815年建市的底特律将在2100年彻底消失,我也谨以此向这座只有一百年未来城市的过往致敬。
相关阅读: 美国热门旅游线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