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计 4168 个字符,预计需要花费 11 分钟才能阅读完成。
当时时间十一日晚上21:59,我们顺利抵达美国首都华盛顿。
来接站的是肖导,他并不是行程单上安排的导游(他好像是个临时挑土的),也是开着一辆专门为小团服务的旅游车。在从华盛顿机场到我们所订旅馆(COURTYARD BY MARRIOT
据肖导自我介绍,他是位辽宁锦州人,现在芝加哥陪女儿读书,顺便找点事做。肖导话不多,人显得比较老成,感觉好像也没有什么导游知识,在介绍景点时,只是一指,那是什么,就没有了什么说的了。但在第二天,他在车上不知怎么又聊到了“依法治国”还是“以法治国”的修辞以及“党纪国法”还是“国法党纪”的排序问题。此外,第二天早上早餐时,他也与我们一起在宾馆自助餐厅进了早餐,好像没有交票,但是留下下一美元小费,这种情况在其他导游中还未见到。吃早餐时,他介绍说与这里的服务员很熟。这使我们想起昨晚最后找到这家几乎没有了床位的旅馆,是否这有点关联呢?
十二日全天是浏览华盛顿,在去参观国会山的车上,我们看到了曾遭 “911”恐怖袭击的美国国防部五角大楼,然后从踏入白宫南草坪开始,依次参观了白宫、美国财政部、美国国务院、美国联邦储备银行的等政府机构的外景并拍照留念。印象最深的,是不论多大的部门,均为不起眼的招牌,而财政部的招牌已经是斑驳陆离,几乎看不清楚字迹了。在白宫附近,我们看到了江总书记当年访美时住的宾馆,以及胡锦涛总书记访美时住的私人旅馆(据肖导说规格更高)。此外,在白宫北面参观时,我有一个意外的收获,我突然发现在白宫后花园正在修补被去年暴雪压断的一株百年老树的惟一一名穿红色T恤的园艺工人,长得与我的小妹夫几乎一样,不论是个头、身高、体态还是形象,于是我转着他拍了好几张照片,希望带回国让开的士的小弟乐一乐。
接着,我们依次参观了著名的华盛顿纪念塔、林肯纪念堂、杰斐逊纪念堂和美国国会大厦。据说这几个建筑的布局是很有讲究的(中国的风水?),好像是以华盛顿纪念塔为核心:正北方依次为椭圆广场、白宫、拉法埃脱公园;正西侧,远处是林肯纪念堂,近处是宪法公园;东侧是国会大厦和格兰特纪念堂等。这些著名的建筑同在城市的东西向主轴线上,这些风格各异、色彩淡雅的纪念性建筑物与其周围的公共建筑群以及园林、广场、近山、河湖等构成美丽的城市轮廓线。据导游介绍,特别是站在国会大厦前,看到倒映入水中的华盛顿纪念塔,真是极富诗意(可惜我们去时,水池正抽干了在清污未能欣赏这一美景)。此外导游还介绍,华盛顿纪念塔和林肯纪念堂正对着白宫,这寓意着开国元勋与第十任总统在时刻关注现任总统的工作,由于林肯纪念堂有一大片树林,因此,还专门将此片树林辟出了一条视觉通道。
乔治·华盛顿纪念塔矗立于华盛顿中心区潮水潭边的广场,广场上绿草如茵,鲜花盛开。它是一座高耸入云的方尖塔,在蓝天白云的衬托下,显得格外壮丽。该塔的建造曾经历了一番曲折的过程。最初发起建造纪念塔以表示对华盛顿敬意的是1783年美国独立战争时期的议会,但当时没有付诸实施。直到华盛顿逝世5年之后,美国首都一些有影响的人士组成了一个华盛顿国家纪念塔筹建会,提出要“在联邦政府的所在地建造一座纪念华盛顿的宏伟的国家纪念塔”。原方案设想把这座纪念性建筑物建成美国的伟人祠,同时也将是一所美国历届总统和国家英雄人物的塑像陈列馆,其中包括乔治·华盛顿的巨型塑像。后来在施工时,对原设计方案作了较大变更,建成后是一座不加装饰的空心塔。底层以上的塔身高为555.5英尺(169.3米),匀称的比例,简洁明快的手法,体现了古典建筑的风格。美国人自称堪与埃及的金字塔媲美。1848年7月4日,举行了庄严的奠基典礼。在这次典礼上,还使用了乔治·华盛顿在1793年美国国会大厦奠基时亲手使用过的一把瓦刀。纪念塔工程在前六年中进行得比较顺利,可是,后来由于南北战争的发生,迫使当时已砌筑到150英尺(45.7米)高度的纪念塔停工。直到1876年8月2日,格兰特总统批准了一项法令,责成联邦政府来继续完成这座纪念塔工程。在继续施工时,塔身外墙虽然仍旧采用马里兰州产的灰白色大理石来贴面,而且大理石的纹理和过去已完部分所用的石料相同,但由于后一批是采自另一个石层,因此,工程全部完成后,塔身外观的上、下段在色泽上有较明显的差异,至今犹清晰可见。1884年8月9日塔身砌筑到500英尺(152米)高度,同年12月6日封顶。至此,这项历时36年的工程才全部完成。
林肯纪念堂矗立在华盛顿市区西部摩尔林荫大道的末端及碧波荡漾的波托马克河畔,是一座庄严雄伟、气势非凡的仿古希腊巴特农神庙式的古典建筑,它是为纪念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解放黑奴的伟大先驱,第十六任总统亚伯拉罕·林肯而建立的。1867年,即林肯遇刺后两年,美国国会通过了兴建纪念堂的法案。1913年由建筑师亨利·培根提出设计方案,1914年破土动工,1922年完工。从通过法案到最后竣工,隔55年,历经了12任总统。整座建筑呈长方形,长约58米,宽约36米,高约25米。36根白色的大理石圆形廊柱环绕着纪念堂,象征林肯任总统时所拥有的36个州。每个廊柱的横楣上分别刻有这些州的州名。进入纪念堂,迎面正中是一座林肯坐像,内28块大理石组合雕塑而成,作者为雕塑家弗伦奇。他以林肯担任战时总统的形象为蓝本,雕像栩栩如生:额头刀刻般的皱纹,表情锐敏而高洁谦逊,眼神忧郁,仿佛在颔首思索。在灯光的照射下,凝重庄严。坐像的左侧墙壁上,镌刻着林肯连任总统时的演说辞;右侧的墙壁上,则刻着林肯在葛底斯堡的著名演讲辞。周围还装饰着有关解放黑奴、南北统一,以及象征正义与不朽、博爱与慈善的壁画。此外,堂内还陈列着一些有关林肯总统的展品。
看了上述两任美国总统纪念堂的修建,前者历时36年,后者建筑期55年。而我们的毛主席纪念堂始建于1976年11月,1977年9月9日,从设计、奠基动工到完成不到一年,是应该赞叹我们的效率呢,还是可以借鉴别人一点什么?值得思考。
杰斐逊纪念堂(Jefferson Memorial)是1943年为纪念起草独立富言与权利章典的作者、以平民精神而闻名的美国第3任总统托马斯·杰斐逊诞辰200周年而兴建。整个建筑物仿罗马万神殿的白色圆顶建筑风格,呈圆柱状,材质为大理石,象征杰斐逊总统完整的人格。如同林肯纪念堂一样,堂内非常简洁:中间竖立着高5 .8米的杰斐逊青铜像,内壁上刻着由他起草的《独立宣言》一部分,这一份珍贵文物现存国家档案馆,游客可以随便查阅。
此外,还参观了与华盛顿纪念碑和林肯纪念堂为邻居,坐落在离林肯纪念堂几百米的宪法公园的小树林里朝鲜战争纪念馆和越南战争纪念馆。越南战争纪念馆又称越南战争纪念碑、越战将士纪念碑、越战阵亡将士纪念碑、越战墙等,它由用黑色花岗岩砌成的长500英尺的V字型碑体构成,用于纪念越战时期服役于越南期间战死的美国士兵和将官,闪闪生辉的黑色大理石墙上依每个人战死的日期为序,刻划着美军57000多名1959年至1975年间在越南战争中阵亡者的名字。这里面的虽然游人如织,但均很肃静,人们慢慢地看,慢慢地走,为着纪念因战争而逝世的生灵,同时祈祷人类不再有战争。
在国立美术馆内,我们看到了大量16-17世纪的油画,画得确实太逼真了,以至于你看到一幅画于十七世纪名为《打猎归来》的油画中,猎人悠闲地骑在马上,枪上挑着兔子和山鸡时,禁不住都想去摸一下那随风吹动的羽毛(当然是不允许的,你稍想走近一点,工作人员就走到你跟前向你边摆手边说“NO”)。 在美术馆内,一批批小学生在老师的带领下,坐地地板上,津津有味地听老师为他们讲某幅画的来龙去脉,这也许是美国的实践教学方式之一。在美术馆对面的太空博物馆内,我们看到了在休斯顿太空中心所见到的月球上的带回来石头的另外一半。我们去美术馆参观那天,美术馆与太空博物馆之间很大的一快空地上,正在搭台与摆凳子,我还以为要开个大型演唱会,经询问得知,一个学校租用此空场地。将于两天后邀请所有毕业生的家长参加毕业典礼。
极有意思的是,我们在太空博物馆门前的马路上,我们看到了美国“麻木”,其结构与我省潜江的“麻木”差不多,动力为脚踏式,只不过“麻木”司机在前面(潜江的“麻木”司机在后面),后面是一个带蓬的座位,可坐两个人。开“麻木”的有男也有女,他们边聊天边等客,似乎也很惬意。
在华盛顿的大街上,还不时可以看到正在跑步的健身者,有趣的是,他们不分性别,一律穿着运动短裤,不紧不慢,极有节奏与耐心地丈量着脚下的距离。
十二日的观光中,发生的两件小事令人不太愉快。下午开始观光时,导游就没有准备饮水。我们提出是否要买点水,于是他开车将我们带到一家广东人开的商店,该店主要卖手表、包、花旗参、药品及打火机,进去后,不论你是否买东西,每人均免费提供一小瓶矿泉水。我们觉得心中不快,本来旅游合同规定每人每天两瓶水,你只提供了一瓶,现在将我们带到商店喝免费水,这不恰当。于是我们没有一人要店主提供的免费水,也没有买东西,导游自己也觉得有点不好意思,剩下来的旅游情绪就有点受影响了。另外,是晚餐。晚餐在一家四川人开的中餐馆里吃旅游桌餐,导游只叫了四菜一汤,且量很少。我们问导游能否加菜,他走来问道,不够我再给你们加两个菜。我们想,加菜的钱肯定不会导游自己贴,那么剩下来只有一种解释了,我们有点怀疑他的职业道德。晚餐后,导游将我们送到机场入口后,并没有按照规则等我们办完机票手续入关,而是自己就走了。
尽管有上述些许小小不快,但由于华盛顿的行程已经结束,也并没有太多地影响我们的情绪。华盛顿毕竟是美国首都,机场的办事效率很高,也还算认真。上机前,团长将近两天的情况与国内旅行社做了通报,并提出了对下一站导游的要求,22:10,我们乘坐UA7387飞往普罗维登斯登。